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在天府之国成都

有这样一所高校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

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体育学府

武侯祠是它的“大庭院”

浣花溪是它的“后花园”

它就是

——成都体育学院

从1942到2022

80年的时光

谱写

属于成体人的专属记忆

青春热血者

凡是来过成体的人

都会用一个感叹来形容

“太青春了”

成体的青春在于运动

漫步成体校园

萦绕耳边的不是

微风拂过树叶的簌簌潇潇

也不是同学们相伴而行的窃窃私语

而是各种各样的欢呼声和掌声

你需要有非常好的体力

“来!打球吗?”

“来!踢球吗?”

“走!游泳吗?”

“走!健身吗?”

看似一句深情的邀约

却能让你的胳膊、腿、腰

在同一天集体投降

也能让你和朋友的友谊

远被珍藏

总面积8000平方米田径场

700多平米健身房

水汽氤氲的游泳馆

不仅是青春、活力光芒闪耀之地

也是高颜值、好身材的绝佳“秀场”

你会看到

田径操场上“风一般的少年

篮球场上八块腹肌的小哥哥

舞蹈室内荣获冠军无数的

成体艺术体操队小姐姐

你也会看到

成体的网红体育老师、健身老师

偶遇一两个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成体的青春在于校园

行健楼与怀贤楼

被同学们亲切称作A教、B教

既能邂逅文人雅士的浪漫

也能感受科研学术的严谨

虽然你会觉得

熟悉到有些“腻”了

但确是回味中最佳“共鸣”

还有

流连校园的动物“团宠”

参天斑驳的香樟幽香

桂冠路、银杏路、怀贤路的银杏

一掷就是十几年“饼哥”

这许许多多美好的经历

总会成为青春里

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如果说

青春是成体的第一印象

那么

“一寸丹心惟报国”热血

是成体学子熔铸于心的无悔承诺

△黄思澈(右二)作为残奥中国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队医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北京冬奥、冬残奥总结表彰大会

△ 成 都体 育 学院在第十 四届全运会艺 术体操比赛中获1 枚金牌、2枚 银 牌

2009年至今

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国际性赛事

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

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

学校健儿斩获

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彰显了成体人的青春担当

△黄张嘉洋获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团体第四名

2008年以来

成体人共承担国家体育总局

奥运医疗科技攻关项目100

为国家乒乓球、篮球、举重、曲棍球等

奥运金牌队伍提供医疗科技保障服务

两次荣获奥运会贡献奖

△单继新医生为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诊治伤情

除此之外

成体坚持举办“三下乡”等思想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成长

一批批英才俊杰

成为大西南乃至全国体育

及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

就这样

成体用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一点点拿捏住了

每一个学子的

即便阔别校园多年

相信你依旧会记得

那萦绕心间的

最熟悉的气息

奋勇拼搏者

从1942到2022

80年的时光

一代代成体人

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校训

不断奋勇拼搏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科教水平不断攀升

“超越自我,迈向更高更远”

《成体之歌》这样一句话

不仅凝聚成这所学校的内在气质

更成为一把标尺

铸就成体人在竞技体育

勤学苦练、自信自强

拼搏精神

2020年东京奥运会

在校生、校友12代表中国队

参加9小项比赛

1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及1个第4名

2021级研究生邹敬园

拿下男子双杠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成都体育学院2021级研究生邹敬园拿下男子双杠金牌

在2021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

高水平组男子超级联赛上

学校男足代表队荣获季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上

王翔宇获男子跳远冠军

张珈瑞获男子标枪亚军

杨磊获男子400米冠军

在2022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

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上

方淋获女子64公斤级抓举金牌

26支运动项目代表队

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向体育竞技极限发起挑战!

作为一所体育类院校

成体人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奋勇前行

在其他方面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台阶

学校现已成为享誉西南

在全国广有影响的

以体育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学府

咱就浅“装”一下吧

学校有

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或中心

矗立在怀贤路一侧的健康大厦

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现为三甲医院)

△学校党委“红色火炬”党建工作品牌获评四川省高校10大“党建工作品牌”

学校现有22个本科专业

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

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2个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

全国首批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3年获批成为

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5年获批成为

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站

2019年正式获批设置

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

7000余平米的图书馆

300余万册图书文献(含电子图书)

30余个数据库

9特色资源库

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

只要你想要

没有找不到的体育文献

1960年3月创刊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

《现代体育科学丛书》

至今仍有广泛影响

21世纪《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

被Scoupus、PMC、PubMed Central收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体也很努力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

正式揭牌成立

习云太、猴王肖应鹏、

武术家王树田、绵拳名家兰素贞

武学领军专家奠基开拓

郑怀贤武学精粹、峨眉武术、中华导引

国术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教育

△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被列为第一批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

△绵拳名家兰素贞

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洋盘”得很

加入亚洲精英体育联合会

成立“上合马拉松训练基地”

“上合体育与运动康复研究院”

加入“一带一路国际体育院校联盟”

与欧洲、美洲、亚洲20个国家和

地区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培养体系

成体 的“奋勇者”

用不懈的奋斗和追求

不断为学校建设和发展

添砖加瓦、把薪助火

对学风“勤学苦练,自信自强”

做出了最好诠释

追光先行者

从时光的尽头走来

无数个青春交织延续它的脉搏

吉光片羽间口耳相传着

它在山河岁月中的过往

回望八十芳华

历峥嵘岁月,诚朴雄伟初心不改

育成蹊桃李,励学敦行矢志追求

△学校学生参加首届蓉城田径大赛

1942年

民族救亡图存之际

在“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

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

坚强信念引导下

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

在烽火硝烟烽中创立

开启强体救国的风雨征程

1950年

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

在原校基础上

西南体育学院正式成立

1956年

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西南体育学院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形成的

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

两门优势特色学科

贺龙元帅誉为

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

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

附属体育医院、运动保健系

用运动医学这剂良方

涵育东方巨龙强健体魄

奠定“体医渗透”特色发展根基

△学校召开运动损伤医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报告会

学校还首开先河

成立体育史研究室

延续五千年文明强大脉搏

开启“体文结合、以文育人”

积极探索

改革建设

学校夯实“以体为本”根基

向多学科跨越

踏上特色办学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

学校乘风破浪

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淬炼形成了

“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

鲜明办学特色

△ 运动医学复合型科医保障团队罗安民医生(左一)与李阳阳医生(右一)参与国家三人篮球队保障

△廖远朋医生在奥运村为队员诊治

80年来

一代代成体人

不断彰显“坚韧不拔,务实求真,

和谐包容,自强不息”成体精神

涌现了一批又一批

为祖国体育事业发展

追光先行者

郑怀贤

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等

曾亲自为周恩来总理治过伤

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

△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

余维立

国家田径队总教练

成体1960级学生

多次打破短跑全国纪录

执教中国田径队屡创佳绩

周西宽教授

著名体育史专家

成体体育系1962级学生

1992年至1997年被遴选

为国务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

学科评议组成员(体育组召集人)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体育史博士

第一个武术史博士

△周西宽教授 著名体育史专家

回首来路,风雨沧桑

那些岁月里有上下求索的坚持

也有日月辉煌的澎湃

如今

成都体育学院即将在成都东部新区

继续扬帆远航

建设现代、智慧、美丽、开放”的新家园

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

依山筑校,设施齐备

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体育公园式”校园

国际重大赛事庆典舞台

国际体育人才集聚高地

国际一流运动康养中心

△新校区意境图

新成体致力于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

和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成为区域创新驱动聚集地

“行健不息,积健为雄”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于三岔湖美丽的湖光山色中

成都体育学院将焕发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勇毅前行

今天

成都体育学院80岁生日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亲爱的成都体育学院

生 日 快 乐!

本文来源: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