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华大学考研(上海东华大学考研难度)

上海东华大学考研,上海东华大学考研难度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级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李麒阳,新近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玉汝于成”,是他的座右铭。他将少年时的初心化为恒心,用所学本领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少年时的李麒阳对机械产品情有独钟,教育理念相对自由的父母总是愿意尊重并支持李麒阳的兴趣爱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祥云火炬,给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李麒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得知很多高端机械装备的核心技术都是由国外提供,李麒阳萌生了“长大后用专业知识突破机械尖端技术壁垒,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

于是,他将初心化为恒心,用所学本领实现儿时梦想,助力中国冬奥会火炬的研制。

在东华大学孙以泽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李麒阳主动投身于高铁重要结构件的复合材料等科学研究,并在三维编织装备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李麒阳所在的团队一直在做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复合材料壳体研发项目。作为火炬外飘带关键技术提供方,经过反复计算与实验,最终实现了火炬外飘带的三维编织、固化成型、机器人打磨、1268个雪花祥云图案镭雕及智能喷涂的自动化生产线,绝妙地还原了冬奥火炬的“飞扬”之美。

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所在团队作为火炬外壳(外飘带)关键技术提供方,实现了火炬外飘带的三维自动化立体编织和自动化打磨,让火炬真正地“飞扬”起来。因为卓越的科技成果,李麒阳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他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表高水平论文三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参与横向、纵向课题六项。

本领无法凭空出现,必须靠一步一个脚印。李麒阳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不在同一个地方,经常要去项目地点出差。在学校的时候,他整理自己的课题内容,写论文、写材料。出差时的他更多是在处理项目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再回到学校总结和挖掘。两地跑的生活让李麒阳认为过得很充实。

收获荣誉光芒的背后,其实藏着艰辛敬业的付出。最初与导师进入工厂实地调研时,由于没有任何实际项目经验,李麒阳经常犯各种错误。但在孙以泽教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他逐渐进入状态,并参与团队所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部分内容。

来来回回的频繁奔波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李麒阳对今年上半年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刚去到项目地点没多久上海就封城了,无法回到学校,就在项目地点出差了大半年,一直扎根工厂一线来寻找问题。”李麒阳表示,每每想到孙以泽教授经常说的“搞科研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他总能打起精神,努力克服困难,投入一线,尽自己的力量推动与支持项目的进展。

几年过去,他已经从一个大事小事都要导师指点迷津的科研“菜鸟”,成长为一名后辈口中的“大神”师兄。他带领大家游刃有余完成项目,迅速解决项目痛点、难点、关键点。李麒阳时刻谨记孙教授的话语:“科研工作者不能遇到一点‘硬骨头’就打退堂鼓,国家急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以勤奋汗水浇灌枝桠抽条生长,以党员使命支撑树干坚毅不拔,他儿时的“科技梦”种子,终于慢慢发芽成长为如今的科技大树。

上海东华大学考研(上海东华大学考研难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