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考研(江苏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分数线)

江苏大学考研,江苏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分数线

交汇点讯 往返于句容、江都、射阳三地,对800余名当地村民进行追踪观察,深度访谈多名村干部、村民,拍摄上百幅照片,形成上万字调研日志……9月8日,记者从江苏大学获悉,由来自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财经学院的17名师生组成的调研团队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获取了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

该调研团队由江苏大学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金丽馥领衔。多年来,作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大学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新常态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法治中国视野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等,展开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的,这其中包括‘物’和‘人’的现代化,也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金丽馥说,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多年,去年依托学校与句容市政府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契机,又组建了农业科技现代化研究团队,“然而无论哪一研究方向,只有沉下去,才能读懂乡村。”

8月5日,田野调查的首站,金丽馥带领调研团队来到句容市8个镇16个典型行政村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调研,通过关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品质提升、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振兴各方面保障上,收集各村镇取得的成效及群众满意度等一手信息。

团队调研发现,句容乡村振兴工作聚焦村民真实需求,基于本地村庄实际,综合运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住房扶贫、金融扶贫等方法,保障农民生活需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团队表示,未来将聚焦句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一村一品”“产业强镇”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质性分析明晰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助力句容打造丘陵地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

8月16日、25日,调研团队又分别前往盐城市射阳县、扬州市江都区开展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调研,了解当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具体成效,感受到村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下的幸福愉悦的同时,也认识到当地村民对医疗卫生、治安、环境、交通出行和公共设施等条件的改善有着更大的期盼。

郭余豪是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全程参与此次调研的他白天深入调查,夜晚总结写日志。通过与多名村干部、村民的深度访谈,郭余豪了解到目前乡村治理过程中养老保障、基层法制建设等痛点与难点,见证了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也感受到村干部对治理工作的专注、严谨。“田野调查让我们走出校园,真切地了解到当前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获得的一手资料对团队接下来的研究是有力的数据支撑。”郭余豪说。

“田野调查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把关键‘钥匙’。深入农村,调查‘三农’,对研究学者来说,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金丽馥表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着眼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也要与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政策有机结合,但同时这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伟大工程,必须通过一线调查对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探索出相应的制度供给,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 通讯员 高雅晶

编辑: 艾培

江苏大学考研(江苏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分数线)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