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考研(中国哲学考研学校排名)

中国哲学考研,中国哲学考研学校排名

在6月27日至30日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举办前,华东师大哲学系将有近10期先导讲座举办,此为第一期

继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举办后,又一场哲学盛会将落地华夏。这次的发起方是国际中国哲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第22届将于2022年6月27-30日在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作为先导的名家讲座第一讲,也由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开讲。

细看讲座海报,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青绿间杂处,不知他们是否能对话沟通?中西哲学从不同的源头出发,在现代是否更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本次大会主题为“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想要勾连中西,正如冯友兰所说,“中西之分是古今之异”。高屋建瓴的第一讲,杨国荣更是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压缩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定位、内涵和走向,史思融合、中西参照,点面结合细数中国哲学一一特点,挖掘中西碰撞下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可能,展开一场“中国哲学历史形态与理论内涵”的普及盛宴。

杨国荣教授一杯清茶娓娓道来,没有PPT的辅助,让听友更要凝神体会

中国哲学:性道之学,以自觉的智慧把握世界

习惯了PPT 的辅助,竟有很多线上听友一时无法跟上杨国荣一杯清茶、娓娓道来、字字珠玑的讲座,纷纷在线上聊天窗口感慨。甫一开讲,杨国荣与听友泛读了一把中国哲学的历史形态,认为中国哲学是“形成与既成”同时并存。

要在世界哲学视域中考察中国哲学,杨国荣明晰地说道,要从本源入手,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他认为,哲学不同于知识,主要表现为智慧的追求。智慧和知识都涉及对世界、对人自身的理解,但相对于知识以分门别类的方式认识世界的方式而言,智慧更侧重跨越知识界线而“求其通”。以此为视域,则中国哲学无疑包含着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品格:它固然以“性”与“天道”的讨论为独特的形态,但其内在旨趣则是智慧的追问:“性”主要指向人的存在,天道则与更广义上的世界相联系。

杨国荣认为,对中国哲学这一主题的认知并非是无意识的,而是有着自觉的把握。在中国正经历古代向近代转化的过程中,“性道之学”已经与其他的专门之学(实证性的知识学科)区分开来,并被理解为智慧层面上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

在201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学主题发言

既成性与生成性:中国哲学的特点

当然,中国哲学在性与天道的主题之下,有着多样的独特思考,赋予了中国哲学多样的形态。不仅具有历史的印记,实际上不同时期哲学家的思考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内容,具有理论的内涵。因此,杨国荣强调,“对于中国哲学史的回溯、反思、梳理也应当关注多样的内涵,而不宜仅仅作历史的描述。”2018年,在接受文汇讲堂的独家采访时,他也曾说哲学史和哲学理论无法分离。当前中国哲学的发展现象不令人满意之一就是史思脱节。

讲座中,杨国荣直道真实的中国哲学是历史中的哲学,也表现为内含哲学的历史过程。由于社会源头的变迁、思想的流变,它呈现出既成性、历史性与生成性、理论性的特点。他提醒道,中国哲学的既成性与生成性要求我们在回溯中国哲学史时,不能拘泥于历史的叙事,而是要揭示每个时期概念变化的意义,同时展现演化的内在脉络。

*表述有别于现代哲学,但内含哲学的普遍意义

从世界哲学视域下来看中国哲学,它在表述上有别于现代哲学,但作为哲学的一种形态,在特定的表述之后,又具有普遍意义。

举例来说,杨国荣认为在中国哲学中也包含着对整体与个体、一般与个别的考察。道家老子对道与德进行了讨论,提出尊道而贵德。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看,道可以是世界统一性的根据,而德则更多地呈现为特殊形态的规定。尊道即涵盖万有、而贵德则隐含着对个体的关注。因此尊道而贵德的背后是对统一性原理和个体性原理的双重眷顾。

在中国哲学中关于道德行为以及情感与理性关系的辨析中,也可注意到其中包含的普遍哲学内涵。儒家对情与礼或义的论述,既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情感之维展开,也注重礼和义等普遍规范和原则的引导,后者所涉及,便是理性对情感的制约作用。孟子以大体、心之官作为理性规定来约束情感;又将恻隐、辞让、羞恶等相关情感作为人行为的动因,这里既关乎道德行为在实在层面的自觉形态,也涉及道德行为发生的具体机制。二者在儒家那里又引向道德品格的培养,后者关乎如何成己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关于情感与理性的讨论实质上一方面引向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讨论,另一方面也蕴含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交融。

*中国哲学的独特形态体现在实质和形式的不同方面

中国哲学所包含的哲学内涵证明中国哲学并没有与哲学大家族完全隔绝。它固然以独特的形态存在,但在肯定中国哲学的独特趋向的同时,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它所内含的哲学品格。杨国荣认为,考察中国哲学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肯定其哲学内涵。其二,则是要承认中国哲学表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的独特性,并由此尊重其个体性、特殊性。如果只看到特定的哲学概念,而不把握其背后的哲学意义,则只是看到历史而没有注意其哲学内涵;反之,如果仅仅肯定其哲学品格,而忽略其独特的意义,便容易在注重哲学之相近性的同时,忽视历史的差异性。在考察中国哲学时,需要扬弃以上两重偏向。

如此,杨国荣从归类观察的角度认为,中国哲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形态、多样性系统至少展现在实质与形式两个层面。

第一,在实质的层面上,中国哲学关乎实际说了什么,其中展现了不同的哲学趋向。中国哲学的演化过程中,曾出现百家争鸣,参加争鸣的各种人物和学派,既有着多样的哲学立场,也包含相异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差异体现在哲学系统的分野。第二,在形式的方面,问题涉及言说方式或怎样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存在着思辨的言说,其对象往往是超验的存在本源;与此不同的是诗意的言说,这种方式常常涉及内在的精神之境;最后,还有批判的言说,其中包含着对现实存在的关切,表现为对不同历史条件下政治、社会、文化的反思。

视频:杨国荣谈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制作:华东师大出版社责编 朱华华

*回溯中国哲学不能离开时代背景、概念的具体所指

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进行反思、回溯的过程中,杨国荣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他认为,从历史上来看,逻辑系统和哲学形态之间往往并不一致。从言说的方式来看,也同样存在不一致的复杂情况。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阮籍,以诗的形式抒发当时士人的处境;同时,在他思想中也包含着对天道理解的思辨言说;更进一步看,在阮籍思想中也包含也有批判的成分。

也就是说,在哲学史的现实演化过程中,哲学思想表现为实际的体系和学说。它不是孤立的哲学形态,也不是凭空而起,而是与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因此,考察历史中的哲学形态要同时关注这种思想形态与其所处的历史之间的关联性,以考察其具体源流。

*回溯中国哲学逻辑分析、历史考察都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哲学的先后演化是借时间之流展开的。思想性的前后发生、学派形成理论先驱与后续的别疏、继承、沿革、变迁,形成了思想演进的历史画卷。

从单一学派的演变来看,孔子奠定了儒学的基本格局,之后儒学出现分化,从先秦时期孟荀的不同发展,到后来儒学注重心性与强调经世的不同进路,都表明了这一点。杨国荣指出,思想变迁过程、体现了实际的历史形态。从具体的形态来看,每一哲学系统都有核心的或主导的观念,这种核心观念与哲学系统中的其他思想念之间形成多重联系。在反观哲学历史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相关哲学系统的核心观念与其他非支配性概念之间的互动。

由此,杨国荣提醒:对于中国哲学史的回溯,不能缺少历史的考察,同时也不能忽视逻辑的分析。如果只是关注历史的考察,就有可能仅仅描述特殊的细节,流于材料的罗列或者特定语境的介绍,使缺乏内在脉络的琐碎的观照压倒逻辑关联的把握。单纯的以思想脉络、逻辑分析为进路,则可能略去哲学系统前后衍化过程中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哲学史仅仅呈现空洞、抽象的框架。

《杨国荣著作集》已出版17种,与作者“史和思的统一”研究方式相应,大致可分为哲学理论与哲学历史两个部分,具体包括《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认识与价值》《政治、伦理及其他》《哲学的视域》《哲学:思向何方》,以及《历史中的哲学》《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再思儒学》《孟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思想世界》《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

中西相遇后,求其通更有助于中西哲学各自发展

世界哲学视域中看中国哲学,必然要正视中西之间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杨国荣分析,先秦以降,除了佛教进入以外,中国哲学都是在自身系统中进行演化的。近代以后,西学东渐,中国哲学才开始与西方哲学展开实际的互动。传教士带来的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接触,在时间上较为短暂,在内容互通上,也实质缺乏对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的影响。在杨国荣看来,当前,中西碰撞已经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以传统为形式,中国哲学的意义往往隐而不显,但在西方哲学的参照之下,其内涵则可能得到比较切实的敞开和呈现。

中西哲学有其共同之处,因此才有参照的可能。但中西之间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李约瑟曾说,中国哲学倾向于发展辩证方法。冯友兰也认为,中国哲学缺少西哲的形式体系,而是注重实质体系的发展。但杨国荣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要将西方哲学视为的唯一的、标准的哲学,以此裁剪中国哲学。当然,也不应过分强调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从而否定西方哲学的参照意义,后者容易引向非历史、狭隘的道路。今天在世界哲学视域下考察中国哲学,既是中西哲学接触之后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意味着运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超越各自地域的限定,由此把握真实的世界。

杨国荣分析中西哲学的区别,认为中西不仅是空间上的外部对象,也有历史上、时间上的意义。西学东渐构成中国哲学的重要背景形成不同以往的特点。正如冯友兰所说,“中西之分,实际上是今古之异”。东渐的西学赋予中国哲学现代的形态:正如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此后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一样,西学也为现代中国哲学的衍化提供了背景。

在中西哲学相遇之后,参照西方哲学有助于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读出、看出更多的内容,并更清晰地把握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因此,我们应注重“求其通”形上之学,也不宜忽视名、言运用层面上的概念活动。

从这一历史前提来考虑,今天不仅要站在世界哲学的高度,反观过去传统、关注传统形成的智慧引导,同时要理解消化、吸收西方哲学,由此,既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传统依据,也让中国哲学的发展的获得更广的思想资源。一方面,在诠释经典的同时,以西方哲学为他山之石,展现宽阔视野,进行创造性阐发;另一方面,通过融入包括西方哲学在内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智慧,超越单一的思维进路。以上两个方面的结合,将推进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生成。

作者:童毅影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哲学考研(中国哲学考研学校排名)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