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与就业(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考研与就业,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近几年,国内考研逐渐热起来。2022年,报考人数470余万人,虽然增速下降,但又创新高!

考研热被形容为第二次高考,牵动了千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其表象来看,考研热是因为就业市场低迷,低于预期的就业前景,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延长教育时间,争取更好的就业平台。从本质上考虑,则是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就业市场低迷

三年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大,大学生就业深受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2020年的新增就业1186增加了83万人,但相较于疫情之前的2018-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2019年,两年平均城镇新增就业为1356.5万人;疫情三年,平均城镇新增就业为122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平均下降超过130万人,下降幅度超过10%。

就业市场的低迷,一些大学生难以达到就业预期,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延长在校教育时间,一方面尽量避开就业低迷期,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就业提供更高的平台。

二、出国留学波动增长

中美贸易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陷入低谷。西方国家所出现的种族歧视、社会政治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三年疫情防控,中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国外糟糕的防疫政策,进一步降低了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意愿。

根据教育部《2019年度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1978-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根据环球网报道:2020年,在美国境内持有各类学生签证的人数相比于2019年下跌了17.86%,而2020年留学生新生的注册率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72%。断崖式下跌!

然而,由于国内考研竞争激烈,出国读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替代选择。2021-2022年,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了增长。

新东方《中国留学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意向留学群体中,本科及以上阶段人群仍是留学申请主体,占比高达73%。其中,毕业后再计划留学的意向人群比例也在逐渐上升,从2016年的9%增长至2022年的15%。

一方面,出国留学可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一些大学生可以走出去,实现国际名校梦。另一方面,出国留学是国内读研的一种替代,缓解国内读研的压力,实现大学生的研究生梦想。

根据教育部统计结果,在出国留学群体中,自费留学所占比例约为90%,成为主力军。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在国内考研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出国留学成为一些高收入家庭的理性选择。

三、教育深化延续

教育金字塔中,大学教育处于金字塔的基层,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研究生教育则是更加深入的专业理论或应用教育(学硕和专硕),其中,博士处于教育金字塔的顶端,仅有小部分大学生走到最后。

2004年,普通本科招生数209.92万人,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数增加到444.60万人,增长了111.80%。全国硕士招生人数仅有27.30万人;2021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05.07万人,增长了284.87%,整体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同期,博士招生人数由2004年的5.33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58万人,增长了136.14%,增速明显小于硕士招生人数。

比较普通本科、硕士和博士招生数增长速度,可以得到如下规律:

1.本科快速扩张已经结束,2010年以后进入低速增长期,增速均在5%以下,个别年份增速甚至低于1%。

2.硕士招生人数增速最快,受政策影响较大,2009年,增速为16.13%;2017年和2020年,增速均超过20%,分别为22.45%和22.08%,处于快速扩张期。

3.2017年以前,博士招生人数增速在3%左右徘徊;2017年以后,博士招生人数快速扩张,增速在10%左右,2018年增速高达13.86%。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绘制。

多数高校硕士招生门槛为本科,普通本科是考研的主力军。硕本比(当年硕士招生人数与普通本科毕业人数之比)指标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以上规律:2017年以前,硕本比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考研难度逐渐增加;2017年以后,伴随着硕士扩招,硕本比开始上升,2021年,硕本比达到24.54%,约有四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考研难度下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绘制。

2004年,博士、硕士、本科招生人数之比为1:5.12:39.40,;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招生人数之比变为1:8.35:35.34。比值变化有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一是本科考硕士难度下降;二是硕士考博士难度增加。之所以出现如此矛盾的特征,根源在于硕士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相对降低了硕士招生门槛,相对增高了博士招生门槛。

研究生教育延长了教育时间2-3年,教育深化在延续。

四、考研热的本质

2000年,本科招生首次突破100万人,达到116.02万人;2021年,硕士招生人数突破100万人,达到105.07万人,与20年前的本科招生规模相当。

硕士招生人数的快速扩张,造成研究生“贬值”的表象。考研热真的是人才“贬值”吗?

答案是否定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创新日益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动能茁壮成长 新经济方兴未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79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7%,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量子科学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为推动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此,各地不断推出各种人才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年轻人就业的力度,主要城市不断加大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快“抢人”,为城市储备年轻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考研热的兴起,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是教育适应新发展战略的直接体现。

《猎聘2022年三季度人力资源趋势报告》显示,对比2020上半年,2022上半年企业职位对高学历的需求增长强劲:对硕士和博士的需求增长了85.31%、85.10%;对本科的需求增长了35.85%;而对大专的增长仅为5.89%。相较2020上半年,2022上半年博士人才需求增长最多的行业是能源化工,增长了243.63%;制药医疗、服务外包、互联网行业对博士的需求增长位居第二至第四,均超100%。人才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高学历特征。

当然,高学历不能完全与高能力画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学历人才一般具有更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专业素质相对较高,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历成为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证明!

考研与就业(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