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所阐述的在科学研究)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所阐述的在科学研究
  四,学习的规划性  现在的考研授课模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价格会比线下价格优惠,每种方式都有它适合的考生人群。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网上授课的方式,网上授课方式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主要是因为它的时间会比较自由,可以重复的了解更多的重大难点,河大考研班对于学习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现在很多机构在线上授课这方面做到了全面升级。

专业名称:基础医学

专业门类:医学

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社会需求:医学是“健康中国”战略布局的关键,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开端,是医学教育大厦的基石。基础医学是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动力来源和临床转化研究 的重要桥梁。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医学背景的基础医学师资队伍任重道远、意义 重大,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基 础阶段师资医学背景欠缺,严重影响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基 础医学毕业生是目前主要的解决办法之一

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其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96年,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

基础医学学科整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五大方向,逐步形成特色,高峰效应显现。作为国内干细胞领域最大聚集地,拥有国家级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共建有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和国家干 细胞转化资源库,在近10年中作为首席单位承担了干细胞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或973计划7项。干细胞治疗呼吸、心脏和代谢系统疾病等多个临床项目获国家卫健委备案,其中肺干细胞项目是我国首批获临床备案的临床项目,并已获得国家药监局1类新药临床批件。在心脏病分子机理方面,拥有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获批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感染与免疫方面,在结核病、真菌、寄生虫防治基础研究方面,产生重大原始创新,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5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在Nature发表论文2篇,在Cell发表论文1篇,在PNAS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

基础医学专业招生规模20人,拟本博贯通培养,基础医学本科学制5年, 符合学位标准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达到推免标准的,直接攻读博士(下面简称 直博)学位。直博学制6年,符合毕业要求的可在不早于第4学年申请提前答辩, 答辩通过后符合学位标准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经过本博贯通培养,学生能够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原始创新的科学精英、围绕 健康中国战略的高端转化医学人才以及瞄准未来基础医学的教育栋梁

专业主要就业领域:

医学院、科研院所,从事基础医学院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人才需求情况:

医学是“健康中国”战略布局的关键,基础医学是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动力来源和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桥梁

当前,全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基础阶段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难题,培养基础医学毕业生,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医学背景的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对于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至关重要

1.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是推动医学原始创新研究的需要:

神经精神疾病、肿瘤、感染与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需从本质上创新医学理论、研发诊治新技术,基础医学有许多核心关键问题亟待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素质的杰出人才培养也成为提升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基础医学拔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度符合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全国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每年约30万人,其中基础医学专业招生人数1000余人,规模较小。初步估计每年医学原始创新研究所需的领军人才不少于1000人,骨干人才不少于20000人,缺口巨大

2.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的迫切需要转化医学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再到实验室的基础临床结合研究模式;深化医学创新,是研究型医院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国共有三级医院2000余家,按每年每家引进转化医学人才10人计算,全国将存在每年20000人的人才需求

3.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是缓解基础医学高端师资急缺现状的重要途径师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由于医疗行业是医学毕业生的首选,近年来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资源急剧下滑,基础医学高端师资紧缺已成为医学院校的普遍问题

全国现有本科类医学院校100所左右,按每年引进基础医学师资5人计算,每

年需基础医学高端师资500人,综合考虑其他学校,需求量成倍增加

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年度招生人数

20

预计升学人数

15

预计就业人数

5

同济大学医学院

5

遴选、分流与退出

推免资格确认, 达到本科毕业要求,完成交叉拔尖模块和三助模块,且专业排名前70%

有关说明:

1.基础医学拔尖人才进入“国豪学堂”(医学试验班-基础医学)培养。第一学年强 化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第二-四学年完成基础医学模块课程、生命科学模块课程、 临床概论模块课程、交叉拔尖模块课程,同时强化大师引领,早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 培养;第五学年进行毕业设计

2.直博阶段论文选题不迟于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第5学期;中期综合考核不迟于进入 研究生阶段的第7学期;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和同济高等讲堂在中期综合考核前完成

3.有志于成为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栋梁的学生需完成完整的助教助研助管训练和交 叉拔尖模块的学分要求,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业优秀者可以优先进入学校师资进行重点培育(育鹰计划)

教学条件建设规划及保障措施:

2020年,校党委将沪西校区校舍面积23.36万平方米划归医学发展,与普陀 区共同打造“环同济经济圈”,促进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产学研医教研融 合创新发展,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计划及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基础医学教学主要集中在沪西校区、四平校区及各个临床医学院。四平路校 区有公共多媒体教室160间、PBL教室72间,录播教室2间。医学院在沪北校 区建有建筑面积1600m²的临床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可满足基础医学专业本科 生的综合临床技能训练。 同济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400万余册,医学院图书馆是同济大学图书馆的一 部分。同济大学网络信息服务完善,师生均可以通过校园网免费使用到同济 大学图书馆的各类资源。目前同济大学信息网络已覆盖全部院区。 同济大学重视体育工作,学校建有各类场馆设施,共有运动场面积149482m²,体育馆面积25181m²,跑道共8700m²,所有场馆均可供学生使 用。 同济大学成立了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住宿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 不断改善住宿条件。现有的学生宿舍58.41万m²,16263间,44251个床位, 人均13.19m²;各附院共有学生宿舍4390m²,186间,694个床位,人均7.57 m²

(专业资料来源于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所阐述的在科学研究)

类似文章